收藏      首页

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建筑

时间:2020/6/18 18:24:52

——对三江侗族传统建筑的观察

| 王泽然


人类文明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常常造成文化现象的湮灭、断裂,中国的木构建筑更是如此,许多记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建筑都随着古代国家、政权的灭亡或民族的迁徙而灰飞烟灭,有的留有片甲遗迹,让后人去了解和研究,如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遗址,有的则可能再无现身之日。在岭南地区,世代居住着古骆越的后裔——壮、侗民族以及与之同源的么 佬族、水族、毛南族等原住民族。古代百越民族及后续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勤劳智慧,他们因地制宜,创造出异彩纷呈、与环境深度融合的干栏式建筑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湖南和贵州三省交界之地,干栏式建筑是侗族乡村最为流行的建筑形式。在我眼里,三江侗族建筑群是一个完美的系统,吊脚楼、鼓楼、风雨桥、戏台、井亭、翠竹、稻田都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把它们拆开来单一欣赏都无法领略它的精髓,这些建筑仿佛是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又和自然如此和谐。奇特的大自然造就了侗族建筑,建筑中又衍生出独特的侗族文化,人、建筑和自然在这里共栖共存。


一、源于巢居的干栏式建筑

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在《儿歌.东君》中写道“墩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其中的“槛”应该就是“干栏式木屋”。 干栏式建筑作为人类最早的原始住宅形式,是人类积累经验、战胜自然界的困难、同时又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




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为了躲避野兽袭击,便把他们的居所建在了树上。在几棵树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再在上面搭建茅屋,这样就算野兽盯上了他们也没辙,毕竟是在树上建起的巢棚,先民们得以在野兽横行的山区生存。这种非完全性人工营造的窝棚是干栏的雏形,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干栏式建筑的萌芽。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营造经验的积累,也是为了适应原始农业的发展,先民们从“构木为巢”转移到地上,原来的作为支柱的树渐渐演变成现在的方形木支柱。他们在耕作区附近砍伐树木,在地面上立桩为柱,在柱体上架上纵横交错的木条构成底部架空的干栏梁架,用藤索进行捆绑,再覆盖上阔叶和稻草,房屋的稳固性和舒适性进一步增加。此阶段,严格意义的干栏式建筑形成,完成了从非完全性人工营造到完全性人造干栏的超越。


大约距今3000年左右,随着青铜器和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逐步出现了榫卯构合工艺,使得建筑内的各个木构件环环相扣,紧密稳固。干栏建筑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功能,它们通常由两层构成,人居其上,底层出现了更多的功能,例如堆放杂物、饲养牛羊犬家禽等。形成了完整意义的和特色鲜明的干栏式建筑模式。


二、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建筑

你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什么?每个国家衡量标准都不同、每一名建筑师的理念都各有特点,建筑与环境的“亲和度”以及“可持续性”应该是各国广泛接受的标准。有机建筑的奠基人弗兰克.赖特曾提出,建筑应该像环境中生出来一样与周围相协调。我觉得侗族村落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生存环境决定着人们住宅建筑形式的行为取向,同时人们也在努力将自然环境向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向改造。

侗族聚居地属丘陵山区,群山绵延,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竹木资源建筑了风雨桥,通过这些桥梁跨越沟壑和溪流,方便了人与人的交往,因此每个村寨中有河必有风雨桥。风雨桥成为侗乡的标志性建筑。




三江目前共有108座风雨桥,而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便是程阳风雨桥,也叫永济桥。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建于1912年,与赵州桥,泸定桥和罗马的架桥并为古代四大桥,由5个大石柱支撑着,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面全程有廊和亭覆盖,因可以避风避雨所以得名风雨桥。值得一提的是,桥的两侧都设有坐凳栏杆,方便人们休息,栏杆的弧度完美地契合人体的身体特点,非常舒适。我们去的那一天正好下着倾盆大雨,从桥的一端到另一端,我发现桥里面却一点都没有飘雨,躲雨的人可以安心地坐在长椅上歇息,聊天。仔细观察,原来栏杆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加了桥的整体美感,在多雨潮湿的山区又可保护木质的桥面和托架,真是充满了智慧!这里就像保护所一样庇护着人们,同时也让聚在这里的人们回归了最原始的人与人的交流方式。




侗族另一代表性建筑是鼓楼。各类型的鼓楼建筑工艺和结构有统一规则,平面为偶数,多为正方形,也有六边形和八边形。层数为奇数,矮小的为三层或五层重檐,高大的多在九层重檐以上,甚至达到27层。内部多以四根粗大的杉木柱作为主要承重柱,从地面直通楼顶,主承柱之间用穿枋连接成一个长桶形的井架,完全不用一根铁钉或粘合材料,全靠榫卯结构固定。据不完全统计,三江县有178座鼓楼,这些鼓楼中最出名的是马胖鼓楼。马胖鼓楼里边的木结构就像是用积木一块一块搭建起来的,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像孩子玩具一样搭建起来的鼓楼事实上很难画图来表现它的结构,这全靠工匠们的感觉和从古人总结、流传下来的经验,这些民间建筑大师们在火塘边用木炭作图而建成的鼓楼,能在风雨中几十年屹立不倒,着实让人佩服。




在赖特的理念中,有机建筑有两条基本原则: “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我们在侗寨里看到的这些建筑,全部采用当地杉木作为材料,尽现木材天然的纹理,悬山或半歇山顶,盖以本地土石烧制的小青灰瓦,颜色与群山的黛青色十分和谐,这是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而这些建筑又是“活”的,它的内在功能是真实日常生活的写照,如,侗族的吊脚楼专门设置有晒谷台和晾晒禾把的披檐,使人一看便知这是一个从事稻作的民族,在丰收季节,由于村村有戏台,人们会在戏台上表演节目来庆祝或娱乐,这也是一个乐观而团结的民族。侗族世代居住在山谷的溪水边,并在水边肥沃的地方开垦土地种植水稻,为了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他们多选择在山坡上建立村寨,把河边水源充足的地方用来种植水稻,正因为这样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侗族才得以生生不息。


三、以人为本的建筑

侗族传统建筑除了与环境相协调,更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宜居为出发点

侗寨依坡而建,逐级而上,纯自然地聚落形成。由木柱子架起来的吊脚楼离开地面一定的高度,既避免占用耕地又有通风、凉爽和干燥的功能,更能远离湿地的瘴气。现在我们看到的吊脚楼大多高大宽敞,通常有上中下三层,空间的利用十分充分,下层圈养家畜,中层为居住层,上层储存粮食。最有趣的是中层居室,为了适应侗族生活习俗,分有闹区和静区,即为了方便青年男女“坐夜”(通宵边打油茶边聊天)和“坐妹”(青年男女弹琴对歌)而设置了宽敞的空间作为闹区,干栏两侧及后进间的火塘间则是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静区。原来侗族人很早就学会了建筑功能区域的划分。




由于桂北地区冬天阴冷多雨,如何解决阴雨漂湿屋内晾晒的衣物和稻谷问题?侗族人设计出了重檐式吊脚楼,即在檐柱上再增加一吊脚柱,并挑出一步架,形成二或三重雨檐,远看很有韵律感,而且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据考证,这成为侗族干栏建筑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建筑功能多元化

刚才我们用很多笔墨描绘了鼓楼建造的独特性楼和复杂性,那么鼓楼的功能是什么呢?我们到每一个侗族村寨里必定会有一个鼓楼,如果一个寨子里有不同的姓氏,则每个姓氏一个鼓楼。鼓楼内有一面牛皮大鼓,村民们说,以前以鼓声发布警报和紧急聚会的消息,当然现在有了手机和微信,大鼓已经成了摆设或庆典时使用。早期,鼓楼是村民们聚集商讨村里重大事项的场所,这与早期古希腊的议会制度有些相似,拥有民主共和的影子。现在,鼓楼仍然是村民商讨要事的地方,有些鼓楼里装上了电视机,更多地变成了村里老人小孩聚在一起聊天玩耍的地方。鼓楼前的广场是侗族摆百家宴的地方,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神拯救了村落,于是每家便把自家最好的菜拿出来摆在一个长桌上供奉他。现在来这里体验的人们也可以从第一桌一直吃到最后一桌,任意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由此看来,鼓楼的功能是多样性的。


建筑体现“万物皆有神灵”

侗族传统建筑处处皆有有神灵的印记。神作为一个神奇的存在印刻在人们心中,是人们思想寄托的对象。当大丰收时人们要拜神,当灾难来临时人们要拜神,甚至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人们也要将这份心情传达给神。壮侗民族所信奉的神并不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信奉的是土地神,水神,树神,山神等,他们坚信这些神能起到保护村寨的作用。因此,基本上在每个村落里面都会有土地庙或者神坛,希望保佑风调雨顺,消除灾害,五谷丰登。




我们在村寨里看到不少在建的新房子,主梁上都挂有红布和三束稻穗,村民们说,土地神可保家宅平安,防止鬼邪侵入,所以在动土之日要举办神圣的仪式,由地理师或道师择定吉日,摆上熟鸡猪肉等祭品,上香祭拜。之后由木匠师傅在主柱上拉起墨斗线,请主人亲手弹墨线,若墨线不够清晰或有间断,则意味着不吉利,所以有经验的木匠师傅会将墨线浸润墨汁,一般不会出现墨迹不清或断线现象。鼓楼的飞檐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鸟儿、蝴蝶、鱼、葫芦等图案,在民间这些图腾也是可以带来吉祥的,侗族尊重神灵,其实是 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的。

侗族传统建筑创造出了一种美的意境,不仅仅体现在风雨桥、鼓楼、戏台构成的建筑群造型优美,点缀在山水之间,让人赏心悦目,旅途的劳累顿时减轻,更因为它们折射出侗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协调、互补和平衡,还有他们追求的相亲相和的美好生活。(作者系南宁三中国际部高二学生,图片均来自作者手绘或者拍摄)( 责任编辑 于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