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首页

首页 >> >>

一石一画一世界:女作家黄珂的诗意生活

时间:2018/6/14 16:58:30


|于小尘



在南宁的作家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黄珂的诗歌和散文写得很美。文字细腻精致而又富有哲理。但鲜有人知道黄珂的小手工和绘画也很极致。这些小爱好,点缀了她的人生,让她的生活在原本的诗意之上,又增添了很多情趣。

在黄珂的家里,随处可见她精心制作的小玩意:一块普通的石头被画上精美的图案,一个简单的玻璃瓶被缠上麻绳,打个蝴蝶结,插上几枝绿萝;一枝干枯的树杈上落两只蝴蝶……经过她的一双巧手,这些很普通的石头和瓶瓶罐罐们都变成了精致的艺术品,点缀于各个角落,让房间里充满了情趣和诗意。






一直以来都喜欢收集瓶瓶罐罐小盒子之类的物件儿,无论是出去散步还是工作,遇到那些躺在岸滩上的小石头,小树杈,都会收集起来,每次出门回家我都背回沉甸甸的一袋子七扁八圆的石头、贝壳、海螺壳等一些平常小东西。如果风雨后掉落的小鸟窝被我看到,那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黄珂说。


日常那些蛋糕、鲜花的包装绳,她都会卷起来归类收纳妥当。她身边的朋友同事知道她的这一癖好,常常也会把自己用不着的边角料送给她,比如长长短短的花边,散落的钉珠亮片,大小款式不一的扣子,盖子打破徒留的酱醋瓶子……在黄珂的家里有一个储藏柜,分门别类的收藏着她从外面捡回来的宝贝,一有空闲,她就会让这些宝贝们变成艺术品。





说起黄珂的这些小爱好,原本是她儿子的功劳。黄珂的儿子上幼儿园时,许多亲子活动中都被老师布置了锻炼动手能力的作业,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有用废弃的纸箱制作微波炉、机器人等项目,设计、制作,画画基本是要一条龙形成的。从那时起,黄珂就开动脑筋,利用手头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让它们华丽变身,和儿子一道为它们画上美丽的图案。幼儿园的老师总是最喜欢她们家的手工小制作,常作为示范摆在展区最显眼的位置,这样黄珂甚是欣慰。和儿子一起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黄珂如是说。


如今,儿子已经成长为高中生,而黄珂,却依然停留在童年,再也收不回那颗玩儿心。因为儿子住校,她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倒腾那些小玩意儿。最近,黄珂从柜子里翻出多年前交了押金但因为订奶员转行而无法还掉的奶瓶,于是找来一卷细麻绳,缠缠绵绵了一轮,点缀上一些或花边或盘扣,插上之前烘干的小花小草,一个个温馨的小摆件就成了。





石头画在黄珂的手工中占据着相当多的比例,一颗颗小小石头上,画各种各样图案,很有艺术感。黄珂从小就喜欢画画,最初是钟爱画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然后发现仕女图画起来别有风情,后来又觉得寥寥几笔画一幅美人的侧脸也挺好看,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把画画一事搁置了许久。


再次让黄珂提起画笔,仍然是儿子的功劳。2012年,黄珂看到爱画画的儿子常有小小画作出手,且画得有模有样,她便又开始心痒痒起来,捡回画笔继续习画。未曾跟随过大师学艺,画画作为一种爱好权当了生活的调味品,所以画出来的小画总显稚嫩,更有被儿子从怯怯的取笑到用心的指点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妈妈,这里的光线是从左边射进来的,所以阴影要这样打比较好”“妈妈,这几片叶子用透视的角度处理一下,可能会更有层次些……”黄珂说到被儿子指导的时候,也是一脸的自豪。





 重拾画笔的黄珂,开始是卡通形象,主要是因为那时儿子还小,画卡通可以和儿子同步,迎合孩子的小眼光,所以常会因为有小画作同期诞生而无形中加深了母子间的友谊之情,成为颇有共同话题的画友。孩子的观察力总是强于成年人,黄珂也在谦虚地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和儿子一起学习着画画的技巧。慢慢地,她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儿子擅长素描,他最享受画中明暗虚实疏密深浅的质朴而黄珂则沉浸在放风筝、爆米花、过大年、火钳烫发等童年趣事的碎片记忆中,画几幅童趣盎然的简笔画乐此不疲,她迷上工笔硬笔画似乎也是预料之为,在花鸟虫草的勾勒中,总牵着她对大自然无比崇敬的热爱情怀,简单且真实。彩铅画、水粉画是黄珂在线条画的基础上又自学尝试的一种画法,她的生活更因此多了些许欣喜的色彩……





与其说黄珂是在陪伴儿子学习,倒不如说是儿子激发母亲对生活的升华,她和儿子共同成长更为准确。我想,儿子,才是黄珂这一生最得意的作品。

黄珂曾经结识一位画家,画家讲的一件事让她很有触动。画家有一位远房亲戚,一向都游手好闲,于是,他请亲戚来帮他打理画室的日常事务,实则他是想帮这位亲戚脱离窘境。随着时日的推移,几年后,这位亲戚因为耳濡目染不仅爱上了画画,在做好各项事务的同时,更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民间画师。这让黄珂深深感到,画画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它神奇到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一方方素纸之上,用画笔将现实生活与想象空间有机烹制,竟能达到如此传情达意、心旷神怡的至高境界;在审美中充实自己的成长、在多元中找准自己的方向该是何等美妙?黄珂曾给画家翁文忠先生看过她的画,翁先生的评价是清新可爱里透着童真与个性,很有意思,特别是原创画非常有味道。翁先生的肯定,这无疑是对黄珂坚持习画的莫大鼓励。

黄珂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感受一份画意,便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享受习画的过程,也便是享受成长的过程!成长,因为有画而更加生动。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生活馈赠你的诗情画意。黄珂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作家,她的作品总是让人充满着感动,让人们从平凡的从小事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无论是她的文学作品,还是她的绘画作品,亦或那些精美的小手工作品,无不透出她的智慧,她把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变得很有意义,她的生活每天都是诗,是画,是哲学,是丰富多彩。她在废弃的酱醋小瓶里种上几枝绿萝,或婷婷向上,或蔓蔓袅娜,摆在厨房的阁台上,无不在油烟微飘中赏心悦目;在空白的帆布袋上画上一座小书屋,背到大街小巷,个性十足,且茫茫人海中绝无雷同之款;或在小零食桶上缠缠绵绵一层小麻绳,再上一只动感加肉感的展翅小蜜蜂,放上自己心仪的各色画笔,书桌顿时鲜活了许多,这些小小的艺术品,伴着她写作,绘画,生活,她的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艺术。




黄珂,女,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绿城玫瑰女作家成员、南宁市青少年科协理事会理事、南宁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南宁市诗词学会理事,南宁市中学校外辅导员等。

撰写发表诗歌、散文、教育类文章和新闻通讯以及绘画、摄影作品近700(首、幅),先后刊登在《红豆》《金色年华》和台湾《中国家庭教育》等期刊以及《中国文化报》《图书馆报》《广西日报》等报纸以及收录在《春华秋实》《中国家风》等图书中,编有《语文新阅读》。

策划、主持阅读推广等公益文化活动逾千场;多次受邀走进大中小学校,主讲读书专题讲座和亲子阅读讲座;受邀在广西图书馆界主讲多场打造读者活动品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业务讲座;多次担任语言类、绘画类赛事的评委;20096月创办南宁市图书馆读者书友会,20123月创办朱槿花女子读书沙龙,该沙龙荣获国家图书馆书友会优秀案例二等奖及国家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案例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