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春峄
杜春峄
澜沧古茶品牌创始人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
初见杜春峄,年逾七旬的她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她每年都会组织举办“回家之旅”活动,“回家”让人联想到了“妈妈”,于是大家都亲切地喊她“茶妈妈”。她说,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光鲜亮丽的称呼,给她带来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既要用妈妈的情怀做茶叶,也要用妈妈的情怀带领一群人往前走。”
护茶富农
以妈妈之心锤炼硬品牌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与家园。”在杜春峄的眼中,景迈山是一座很神圣的山。15岁的她便上景迈山摘茶做茶,靠人力把柴油机、烘干机、揉茶机等全套设备一点一点挪上山,靠刀耕火种开辟茶园。在这个阶段,她不仅积淀了深厚的茶学知识底蕴,也习得了做人做事之道。“这是景迈山给予我最宝贵的财富。”她笑着说。
但遗憾的是,直到90年代末,澜沧古茶重组,景迈山上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摇钱树”都无人问津。于是,杜春峄便以景迈山为基准点开始做大量推广和宣传。加上政府的加持,2007年,掀起了一股普洱茶热潮。然而,过度的采摘损伤了古茶树的根基。看到这一幕,她心急如焚,为了让古茶树每年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可持续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十几年来,她像妈妈养育孩子一样养护着这片古茶林:提出采古树茶要一年留一季,采两季;创立“春億古茶会”,养护古茶树高达4000多株……
“只要有古茶树的村村寨寨,山民日子都有‘回甘’。”自1966年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杜春峄便用实际行动回馈大自然的“恩赐”,始终坚守“喝好茶,做好人”的朴实理念,带领团队在做茶上规范有序、精益求精。从茶叶的生长环境到工艺流程、人员培训,她都有一套严苛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从1999年开始,她便建立了公司产品档案室,使得产品从原料入库、过程生产到出厂整个环节的信息均有迹可循。此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毫不动摇地坚持“质量求生存、信誉谋发展”的宗旨。“我不求数量的多,只求质量的精。”如今,她依然穿梭在茶叶生产线上,严把原料、技术与仓储关。“要出好产品,必须严格细心,不可马虎大意。”
50多年来,杜春峄以妈妈之心锤炼出“1966”“茶妈妈”“岩冷”三大品牌,广受消费者喜爱。如今,澜沧古茶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带动当地9000户茶农45000余人脱贫,充分彰显了一个品牌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现在跟我们一起合作的茶农、经销商都有车有房了。”她欣慰地说。
紧跟时代
以“茶+”模式打造多元市场
“传承能够延续寿命,创新能够创造生命。”杜春峄认为,传承与创新二者应当紧密衔接,缺一不可。传承是责任和使命,养护好现有资源、传承好前人的工艺技术,才能让普洱茶具有寿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融入新的思想和理念才能让普洱茶焕发生命力。
过去交通闭塞,为了方便保管和运输,普洱茶大多为饼、砖、沱的形态呈现。如今,茶产业应紧跟时代发展谋求创新突破。近年来,她顺应消费者高端化、细分化的需求,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结合市场趋势,研创“茶+”新模式,结合不同地区的特产性食养品种,研创陈皮普洱、橘红普洱等健康食养特色产品。其中,茶妈妈陈皮普洱,获得了2019年世界茶业大赛普洱茶金奖,成为了《航天级食品新会小青柑皮普洱茶》标准制定者。其次,她还牵头推出茶妈妈杯装茶、袋泡茶等系列产品,口味不一、形态各异,其年轻化、轻便化等特点,进一步拓宽了品牌产品的消费群体,广受好评。“以后还要紧握时代脉搏,再改进、再创新。”未来,她计划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提取出来做一些绿色产品,在更方便、更快捷、更健康上谋篇布局。
“现在省、市均出台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有标杆,有规矩,有标准,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提及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杜春峄提出,除了产品多元化,还要让茶学知识入教材,进课堂,让孩子从小接受茶艺文化的熏陶,切实带动年轻人参与到饮茶、品茶与做茶中来,继承好、发扬好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观茶家栏目
凤凰生活联合广州古树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打造茶文化栏目,致力走进茶人世界,对话茶文化和茶产业相关人士,寻访兼具匠心传承与探索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开展各类茶文化专题研究和交流活动。带动文化交流、促进产业研究、增进茶人友谊,栏目将邀请茶界领军人物及优秀代表,授予凤凰生活观茶家特邀专家及品鉴推广大使等荣誉头衔,不断发掘报道传统茶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