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首页

首页 >> 乐聚 >> 城市

景迈山申遗成功靠啥?四大要素与力量缺一不可

时间:2023/9/21 11:43:57

9月17日下午,在沙特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传出消息: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遗产家族的一员。这意味着,全球世界遗产大家庭中,拥有了迄今唯一的茶文化类世界遗产。在云南,作为“新人”的景迈山,排名第6;在全国,它则已经是第57处世界遗产。


成为世界遗产,而且是一个类别中唯一性、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景迈山,究竟凭什么?

我认为,除景迈山自身绝无仅有的天然和人文条件之外,专家的“点火”、官方的主导及民间力量生活化、常态性的助推,也非常重要,四者缺一不可。



景迈山申遗之路的开启,得益于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明星学者”单霁翔。


2010年6月,单霁翔来云南普洱市参加关于茶马古道的一场学术盛会。期间,看到朋友提供的系列景迈山古茶林照片,由此,对这座尚不为外界所知的古茶山留下了深刻,乃至震撼的印象。


回北京,他找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沟通,认为景迈山古茶林完全可以申请世界遗产,而且,茶文化类型遗产一直空缺,此举不仅是关注景迈山自身价值,弘扬茶文化,还能填补一项世界空白。很快,郭旃便前往考虑,并兴奋地得出了与老友相同的结论。


这里,我所认为的申遗成功的必备条件,已然道出其二:一是景迈山自身条件,二是权威专家的学术认证和助推。


景迈山的自身条件,不必赘述,各种报道一搜一箩筐。简而言之,据《布朗族言志》等文献记载及论证,景迈山古茶林的驯化和栽培已有1800多年历史,而且保存完好,如今,连片栽培的古茶林依然有达2.8万余亩,为世界之最,加之老天所赐的自然景观、物候优势,便成就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千年万亩古茶山”。


第二点,专家的力量——我所说的,绝非捣蛋添乱的“砖家”,而是真正的大专家,个中典型者,正是单霁翔、郭旃。事实上,正是在两位的建议和推动下,当地政府很快启动了申遗的筹备工作。2010,这一年,是为景迈山申遗元年。我国的很多事情,“成也专家,败也专家”,在景迈山的史书中,专家则是充分正能量,并堪居首功的。


这方面经典例子,而且也与景迈山密切相关的,还有“茶马古道”概念的提出,实地踏勘,不断论证,不断言说,直至得到主流社会的基本认同,并被推崇备至,无以复加,整个持续多年的过程。感谢以“茶马古道六君子”为主的专家们,你们跟景迈山申遗并无直接关系,但我认为,其实你们客观上也参与了景迈山申遗理论基础的构建,军功章有你们的一份。


仙境般的景迈山

仙境般的景迈山


官方的决策和主导,是核心——这,自然是申遗成功要素的重中之重。


有一个调调,不少人深以为然,那就是申遗怎么要漫长的整整13年?我记得,云南的前一个、也就是第五处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的申遗之路,恰好也是13年,到今年,申遗成功刚好十周年。横向对比一下,福建土楼申报了 10 年,鼓浪屿9年,也都没快多少。


景迈山申遗启动之后的2012年3月,相关部门即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申报文本初稿;3个月后,便通过该局的现场考察评估,取得了第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年内,景迈山古茶林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交了中英文版本的《预备名单提交表格》……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稳扎稳打。


申报工作不断推进过程中,古茶树的立法保护也在同步进行。普洱当地政府陆续制定并完善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让景迈山的整体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景迈山古茶林深处的民居

景迈山古茶林深处的民居


在官方引领之外,这里,我要说到容易被忽略、却也同样非常重要的另一个申遗成功的因素,那便是民间力量。在我看来,这股力量主要包括茶农的力量和茶企的力量。


茶农的力量,其实,我更想将之称为“生活的力量”。景迈山上,世代居住着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多民族同胞,他们共同的信仰就是茶和茶祖。他们几乎都是“靠山吃山”的茶农,茶不仅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更是他们生活的日常,这种生活的日常中,创造着一脉相承的民俗和文化,蕴含着接续传承的智慧与力量。


这些民俗,这些文化,这些智慧,这些力量,这些千百年来未曾片刻中断的生活方式,正是保护他们家园、保护这座万古绝美茶山最最重要的一环。否则,景迈山何以被世人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典范”?


茶企的力量,本质是就是资本的力量。言及此,可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那句经典论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进入景迈山的茶企和资本,却并非如此。




景迈山遗产地范围内经营古树茶产业的企业主体之一,是柏联集团。早在2003年,柏联集团取得和顺古镇景区40年经营管理权,仅两年后,和顺便在央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夺魁,登顶榜首,其“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16字“和顺模式”基本原则,成为海内外媒体竞相关注的焦点。


2006年,带着打造和顺古镇的成功经验,柏联集团进入景迈山,建造了一座世界领先的标准化普洱茶庄园。2007年,邀请中国环保形象大使、央视名嘴敬一丹,与当地政府、村民一道,对全世界发出《景迈山宣言》:“保护和尊重各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方式、建筑风貌。保护景迈山的每一棵参天大树、 每一块古老茶园、每一缕阳光、每一寸土地、每一捧水……”


由宣言表述不难看出,携资本而来的柏联集团,其理念与政府、村民不谋而合,其保护的维度并非只有景迈山中的茶树资源和自然条件,还有生活方式,即各世居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也正因为如此,柏联还出资在茶山深处原址恢复重建了茶祖庙,让祭祀茶祖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得以更好地举行和传承。而自然与文化这两个最主要的维度,恰是构成景迈山如今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遗产的核心内容。


景迈山上的茶祖信仰

景迈山上的茶祖信仰


2023年春,我曾踏访景迈山,深入布朗族村寨,到茶祖庙虔诚观摩,穿行于万亩古茶林,并在图片广为流传于各大媒体和网络空间的“景迈山古茶林”石墩大门口拍照留念。我接触到多名茶农,他们是整个茶山产业链的最末梢,犹如人体感知最敏锐的细胞。他们欣喜地告诉我,近年来,景迈普洱茶的热度明显上升,作为“唯一申遗的茶山”的景迈山,知名度更是越来越大,他们作为茶农的收益也明显增加。


在他们口中,我听到了多个知名或闻所未闻的的普洱茶的牌子,在网络商城,我随手便能搜出更多五花八门的“景迈古树茶”。在景迈山申遗不断预热的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和个体茶人都进入了景迈山,“抢占”景迈品牌资源,推出自己旗下的“景迈款”普洱茶。


整个普洱江湖,因景迈山的“高贵血统”与“遗产气质”而搅动的风云,曾几何时,已擂响战鼓,拉开序幕。这其中,自然不乏乱象的成分,真真假假,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如此局面,随着申遗成功,而只会愈演愈烈。



景迈山依靠茶产业致富的民族同胞

景迈山依靠茶产业致富的民族同胞


但我坚信,在整整13年漫长申遗成功之后,作为全球唯一茶文化世界遗产的景迈山,其可贵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止于其自身所界定的茶文化和茶产业领域,更在于茶作为我国传统文明代表之一在新时代国际价值体系中的进一步确认,更在于它作为世界遗产大家庭中此前缺如的一个类别代表的独特地位。


这种价值和意义藉由申遗而得到的巨大彰显,无疑,也为当今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平添了异彩纷呈的一抹亮色,它不只属于景迈山所在的“世界茶源”普洱市,不只属于云南,也不只属于中国,而属于全人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