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歌手及演员张智霖亲身来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展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近二十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透过丰富的考古发现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以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演进过程。本期,我们不仅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溯源中华文明,还以当下的艺术家、美食家之作,与亘古星辰相望连接……
艺 Art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银行(香港)呈献:“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
一众嘉宾出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展览中国银行(香港)呈献:「中华文明溯源」的开幕典礼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中国银行(香港)呈献:“中华文明溯源”(“中华文明溯源”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并得到博物馆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香港)赞助,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活动之一。展览展出约110件新石器时代至夏代、跨越5,000年的珍贵文物,当中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开幕当日,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署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刘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中国银行(香港)副总裁陈文、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以及为展览录制“星”音导赏、著名歌手及艺人张智霖以特别嘉宾身份出席典礼。展览于博物馆展厅8举行,展至2025年2月7日。
近110件珍贵文物
包括玉龙、神人对虎纹石雕等
“中华文明 溯源”展览聚焦近二十年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展出约 110 件(套)新石器时代至夏代、跨越 5,000
年的珍贵文物。这些展品来自内地北京、甘肃、辽宁、安徽、浙江、山东、湖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市和香港共14间博物馆和考古机构,涵盖九个考古文化和九个主要考古遗址,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展品中有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孕育——文明初成(距今5,800–5,2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流域等不同区域都出现了文明初成的迹象。第二单元“绽放——古国文明的发展(距今
5,200–3,800
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传承——王朝时代的开始(距今 3,800
年–3,500 年)”:夏朝建立,中华文明进入了新阶段。在以上三个单元和时期中,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分别为玉龙、玉琮和铜斝,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第一单元中的玉龙(距今 6,000–5,000 年),来自红山文化中晚期遗址,是中国最早具有龙形象的实物之一;第二单元中的玉琮(距今
5,300–4,300
年)作为身份的标志,是良渚文化玉礼器系统的代表,也体现了良渚玉文化对周边文化和后世的广泛影响;第三单元的铜斝(距今3,800–3,500年)为来自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反映了二里头文化独特、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以及以青铜器为核心的中华礼仪制度的逐渐形成。不少器物生动展现人们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其中,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刻划生动,例如人抱鱼像(距今5,300–3,800年)。当地亦发现大量玉器,或夸张或具象,如人头像(距今4,200–3,800年)。此类玉人像也被认为是四川三星堆文化祭祀坑(距今3,300–3,100年)出土青铜头像的灵感来源之一,展示出长江流域源远悠长的文化传承。
龙
红山文化中晚期(距今6,000–5,000年)
玉
故宫博物院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琮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
玉
故宮博物院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张智霖「星」音导赏
沉浸式探索新石器时代城址
位于陕西省的石峁遗址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古城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相当于六个紫禁城,是距今4,300至3,800年时期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以中原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传统认知。古城核心“皇城台”的外形像一座平顶的金字塔。城址的规模和令人惊叹的石雕,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动员能力,以及当时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显示中华文明正处于形成阶段。在皇城台还发现了超过12,000枚用于缝纫的骨针,数量远超石峁人群所需,可能说明了他们与周边群体之间的紧密交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为“中华文明溯源”展览特设沉浸式多媒体装置,以270度全景银幕,将陕西石峁遗址呈现,观众仿如置身遗址现场,沉浸式探索这座新石器时代城址。博物馆设计部门早前曾前往现场考察,并与内地机构紧密合作。此多媒体装置的内容应用以GIS地图为基础的田野考古勘探技术,结合360度全景拍摄等技术,全方位收集遗址范围,准确地把现场的实际位置和形状立体呈现。博物馆很荣幸邀请了著名歌手及艺人张智霖录制广东话“星”音导赏,带领观众了解遗址及其文化。张智霖很高兴能为“中华文明溯源”展览献声,他分享道:“我很荣幸参与这项弘扬中华文化的跨领域项目。展览展示多个宏伟的考古遗址、以及众多手工精巧、造型非凡的出土文物,体现出中华大地先民丰富的精神生活及他们对人类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我鼓励大家走入展厅,近距离观赏这些珍贵文物,并配合我的语音导赏,感受中华文明的绚丽多彩。”
斝
二里头文化(距今3,800–3,500年)
青铜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味 Taste
“消失的名菜”
重现江湖
中国大酒店与广州博物馆共同打造
中国大酒店与广州博物馆共同打造的文旅融合品牌“消失的名菜”自2020年项目启动,从复原老菜谱,到民国宴席,从老菜新做,到荟聚成书,品牌已步入第四个年头。今年,“消失的名菜”另辟蹊径,以粤语为纽带,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粤菜的精粹,共享粤味之美。
粤菜之源 萃图成字
广州博物馆馆藏的民国老菜谱,大多是用粤语书写,简短的句子里就蕴含了精妙的手艺。如果将普通话比作一位优雅的女子,那么粤语更像是一位活泼的邻家少女,九声六调之间,尽是人间烟火。在“消失的名菜”第四季中,每一道佳肴的命名均融合了菜式的精髓、独特的烹饪技巧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以富含粤语风韵的方式,生动诠释出每一道菜品的独特魅力与风味。
主菜“京参动魄”,粤语谐音“惊心动魄”,实为金葱冷吃金沙参。中国大酒店的厨师团队创新海参的做法,用炸的烹饪方式让海参外表金黄酥脆,内里Q
弹饱满,以京葱、香葱、红葱头三种葱切丝油炸,丰富菜式的香气和口感的层次。“鲍你笋到飞起”则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菜“龙穿凤翼”,鲍鱼取包罗万有的意思,“笋”取顺利之意,鸡翅则代表着成功、腾飞,有着美好寓意。此菜以酿鸡翼为基,卤熟去骨,填入干鲍丝与冬菇丝,口感丰富,浓味鲜香。“荷包涨卜卜”实为上汤娥姐粉果,将广州西关传统小吃娥姐粉果别出心裁地油炸后蘸以特别汤品食用。金黄酥脆的粉果形似荷包,寓意金玉满堂,故得此名。最后以一道甜而不腻,养心安神的莲子羹作为甜蜜尾声,配上晶莹剔透,口感软糯的豆沙水晶饼和玫瑰花,寓意“花好月圆”,传达着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幸福人生的热烈赞美与深切向往。
传承创新 融合交流
一搓一揉,一道道美味在流转的指尖中传承,这些消失的菜式亦在一句句粤语里口口相传,生生不息。“消失的名菜”以粤语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舌尖上的粤菜亦扩大了粤语的影响力,从而形成文化上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下一代能够了解并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广东乃至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据悉,今年
3月,岭南集团旗下中国大酒店联合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在香港K11
MUSEA举办多场“消失的名菜”文化品牌展览,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联合香港三联书店发布《消失的名菜》香港版,共同鉴赏广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传承创新,推动大湾区文旅融合、文化交流、美食互动和消费转型。
菜式:鲍你笋到飞起—龙穿凤翼
菜式:京参动魄—金葱冷吃金沙参
艺 Art
陈汉煜
重新解读《清明上河图》1600余位小人物
Q&A
对话陈汉煜
陈汉煜将《清明上河图》中1600余位小人物以“盲盒”故事方式打开,《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社会,在史书中记载的很多社会礼俗和现在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其中记载的很多有趣的典故,如“河东狮吼”、“朝出楼板,暮传咸阳”等很能引起当代人共情,他会在这些典故和依据上做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改编。另一种编写方式就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或社会热点为起点,“假使这个事情发生在宋代会怎么样?”,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再开始编写创作,有时候非常有趣,笔下人物常常会因为他们自身的性格把这个故事推进到他也没遇见过的地方。还有一种编写方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就是从明清的小说话本以及传统戏曲的情节出发,再进行改编,比如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其中文笔和情节都是模拟宋代说书人的感觉,像《北宋的大盗》中的“我来也”,《借钱的父子》中的小儿子“板儿”等,这些人物都有迹可循,陈汉煜从这些传统文艺作品汲取了非常多的灵感。
P:你是从何时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
陈汉煜:我四岁习画,从素描、速写、色彩这套西方绘画体系入手,夯实基础,直到进入大学,学习古书画修复之后,接触了中国传统绘画。因为书画修复有一个步骤被称为“接笔”,即在残破的画卷上补上缺失的画意,接笔人必须精通笔墨和材料,甚至在笔法上也要做到与原画接近,所以跟着老师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临摹了大量古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中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异,从绘画技巧上自不必多说,造型、透视、设色和工具都有不同;而在审美角度上,区别尤显,西方绘画重光影、重体积,表达的情感饱满又热烈,而中国传统绘画重线条、重意境,其中情绪和思想藏在重重衣褶和连绵的山峦之中,令人思绪飞扬又不失庄严厚重。我自己是个内向但又想表达的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核也更加契合,在传统文化上做二次创作也成了我个人艺术创作的主题。
P:这些故事看似是你的天方夜谭,但想必你也需要下足更多功夫,才有勇气去“创造”新的故事吧?
陈汉煜:编写古代故事的非常大的困难就是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首先是故事结构,短视频时代下,观众对于内容的要求是非常挑剔的,点开视频的3秒钟之内,必须抓人眼球,要么故事开头足够吸引人,要么画面足够震撼。这个与说书先生娓娓道来的方式非常不同,在故事结构和表述上要做到短频快。其次是史料上,我曾经编写过一篇以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为引子的故事,我对着即将完成的成稿思索再三,还是放弃了。因为对于冷门知识的科普,观众更想看的是能与自己共情的故事,所以在史料和故事感的平衡上,每次都是我纠结的点。现在内容已经成为系列了,虽然我的粉丝都非常友好,称赞故事精妙,画面精彩,但是这种“喜欢”在短视频时代是被量化了,受欢迎程度直接会反映在点赞量和收藏量上,这对我来说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压力,“是不是观众就喜欢看反转?”或“这次的典故是不是太浅了?”等自我的怀疑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创作。
P:平时你就是喜欢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百姓吗?是不是走在街上脑海里也会随时串联出一个故事?
陈汉煜:我不太擅长表达,所以生活中大多是一个聆听者和观察者的身份,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各式各样的人的行为举止,是因为他的职业还是因为个性或是因为年龄,都会总结出一个结论藏在心里。我自己的职业是一位画家,我发现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会透露平常难以察觉的情感,要想画出这种情感就得先能观察出这种情感,为了自己的创作自己也在刻意这样练习。现在因为自己在画《清明上河图》小人物的这个系列,更是会把自己所见所闻串联成故事。
P:你会如何观察一个人?还有周遭的世界。
陈汉煜:对于一个合格的艺术从业者来说,共情是最基本的能力,因为我不擅长表达和交流,基本“冷眼旁观”比较多,这样也有好处,就是呈现的表情和行为以及事件走向都是真情流露,非常自然,不会因为我要去画他们的故事而产生偏差,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记录仪,给自己赋予莫名的使命,客观并尽可能地深刻地记录这个世界就是我的任务。
P:在你重画《清明上河图》小人物画作的解读视频中,“被家暴的木匠、招赘婿的千金、姑娘莫慌”等,都蕴含着遗憾、孤独的寂寥,你是本就觉得“人生而孤独”吗?
陈汉煜:《清明上河图》在后世有很多的摹本,其中不乏有能者想与张择端争一争高低。比如明四家的仇英,绘画史中公认的天才,他所作《清明上河图》人物生动,构图精绝,颜色艳丽,仇英如同一个说书先生一般,在跟观众诉说着姑苏城中的奇闻轶事,笔下人物如同舞台上的小品演员各各有戏,但北宋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透露着一种忧愁的现实主义,画中的人物像是被快门定格在了那一瞬间,为什么有人会坐在树下叹气,为什么他会倒在大门口,观众会自然而然地被画中人物的忧愁而感动。“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份忧愁是无关乎年龄、身份甚至是时代的,生活在现实的我们一样被“忧愁”裹挟,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明上河图》跨越了千年依然能被我们感动,我作品中所写所画不过是把每个人的“忧愁”给具象化了。
P:我们好像是在看历史小故事,但也能让当下的我们有共鸣,你觉得重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小人物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陈汉煜:我读过一条粉丝的留言,他说:“真高兴能看到有博主写小人物的故事了,总觉得某一天自己的故事也能被他用画笔记录下来。”这条评论非常戳我,让我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我们所读的历史正是曾经的人们正值的青春,他们是历史中的沙砾,同时又组成历史沙砾,谁说他们不渴望被看见呢,如今能借《清明上河图》为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树碑立传,我觉得是非常大的意义,也许在未来的1000年后,人们能提到2000年前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能提到1000年前的陈汉煜笔下的小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P:此外,你还有关于中国山水的画作《卧游青绿》《凯风快晴的观察象鼻山的观察》,你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带领我们认知中国山水的何种不同?
陈汉煜:这几幅作品仅仅是我前些年的尝试,现如今,画家可能要创造出某种独特的画风才能在能人辈出的艺术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之前苦于自己没有固定的画风和系列,借传统艺术的由头,做当代艺术的实验。相比山水,我更擅长画人物,这几幅作品仅仅是对山水画表象的简单描摹,不得其精髓,所以画了几幅就匆匆了事了。
P:请为我们分享你近期比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寻找灵感,你还会去哪些特别的地方?
陈汉煜:在今年7月份,我去了北宋首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去参观了按《清明上河图》一比一复刻的清明上河园,园内从建筑风格、到灯光布置、表演演员甚至是园区内的工作人员,都非常还原宋代历史,信念感十足,可谓诚意满满。此外还参观了州桥遗址,从宋代至今,不同年代在土地断面中展现的历史痕迹清晰可辨,可谓一眼千年,非常震撼。
P:未来你还希望有哪些新尝试?
陈汉煜: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青年艺术从业者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有粉丝帮我算过,如果单单把这《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悉数画完得花30年时间,更不用说除此之外还有如此众多的传统艺术瑰宝等着我们去挖掘。《清明上河图》是个起点,但后续无论以什么形式创作,对我来说,画小人物以及说他们的故事是不会改变的内核。
味 Taste
淮扬晓宴 现代雅致
“淮扬菜教父”周晓燕主理
高端淮扬菜食府淮扬晓宴占地717平方米,是被誉为“淮扬菜教父”的周晓燕大师在澳门主理的第一间餐厅,周晓燕大师委派肖飞出任高级主厨,除了欣赏他精益求精的烹饪理念之外,更因为肖主厨同样以传扬淮扬菜文化为己任,致力令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代代相传。淮扬晓宴以色香味俱全的美馔、奢华的装潢和精湛的服务为饕客打造极致的用餐体验。淮扬晓宴开业不久即成功,于《香港澳门米其林指南2023》中获评米其林一星餐厅殊荣,是对餐厅卓越表现的最佳肯定。
The HuaiYang Garden - 20年花雕蒸鲥鱼&蟹肉蛋白文思豆腐羹
经典艺术升华
淮扬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中国东南的长江和淮河一带,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历经三千多年仍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其最大的特点是讲究本味,新鲜淡雅,浓而不腻。淮扬菜亦注重精湛刀工,提升食材的美感和质感,同时增加菜品的味觉层次,表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追求。周晓燕大师是淮扬菜烹饪泰斗,既是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革新者及推广大使。他长期致力于淮扬菜系的经典传承,同时追求现代审美呈现,将淮扬菜的经典升华至艺术境界,彰显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周大师以精湛刀工和烹饪技巧因材施艺,保留食材风味的同时,更独具匠心地令各种食材相辅相成,奏响和谐愉悦的味蕾交响曲。作为一间高端淮扬菜食府,淮扬晓宴本着“不时不食”的理念,着重四时寻味,顺应自然,在时令食材中寻找极致,将时光转化为风味。餐厅的推荐菜式包括前后制作用时两天的蟹粉清炖狮子头、需要细细地将一百多根鱼刺去除的20年花雕蒸鲥鱼、蟹肉蛋白文思豆腐羹、虾籽扒北海道刺参和鳝鱼焗饭等。所有菜品皆以负责任方式采购的可持续海鲜和有机蔬菜等食材准备。
蟹粉清炖狮子头
当代东方秘密花园
餐厅的设计装潢奢华精致,犹如一座当代东方秘密花园。宾客漫步于蜿蜒的小径,移步易景,不同的用餐区在面前徐徐展现,构思巧妙。餐厅的大厅用餐区名为“西湖花园”,深蓝色墙面上镌绣着飘摇灵动的柳枝,灵感源于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冷色系主色调烘托出月色如水的婉约氛围。大厅左边的用餐区“香苑”以金黄色墙为主,墙上的手绘结合了镀金和手工刺绣桂花,尊显高贵典雅。为了迎合喜欢私密的饕客,餐厅设有三个私人包厢,分别是“涟漪阁”、“烟花醉”和“湖中月”,包厢的名字充满古典诗意,让人仿佛感受到徜徉于城市山林的惬意,是举行宴会或特别活动的完美选择。
资料提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广州博物馆、中国大酒店、陈汉煜、Sands China Ltd.
采访、编辑/陆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