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正式开幕
为期四个半月的特别展览聚焦中法两国互相欣赏、启发与交流的历史
进一步实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促进文化对话的使命
一眾嘉賓今天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出席「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特別展覽開幕典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今天联同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凡尔赛宫为“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特别展览揭幕。是次展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文化艺术盛事基金”的资助。国泰为是次特别展览的首席赞助,承乾基金会与美国运通
Centurion 为主要赞助。展览将于 12 月 18 日(星期三)向公众开放,展期至 2025 年 5 月 4 日。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联合主办。开幕典礼今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博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法国驻港澳总领事杜丽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法国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国家博物馆馆长
Laurent
Salom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郑志刚博士、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承乾基金会创办人张学义、美国运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谢家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
为庆祝中法建交 60 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览精选来自故宫博物院及凡尔赛宫近 150
件珍宝,以两大世界遗产——紫禁城及凡尔赛宫的文物艺术收藏,呈现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百多年间,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互相欣赏、启发及交流的历史,以及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是次展出文物种类多元,不仅有宫廷肖像以及精美绝伦的瓷器、玻璃器、珐琅器、纺织品等展品,亦涵盖书籍、科技仪器等珍品。展品包括八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以及法国凡尔赛宫珍贵馆藏和近年的新藏品,而当中大部分展品更是首次在香港亮相。香港海事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亦慷慨提供部分借展文物。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博士表示:“故宫博物院非常高兴能够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法国凡尔赛宫再次合作,透过本次展览向世界展示中法两国的交往历史,文明的交流互鉴。展览不仅延续了早前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还以新策展视角和手法,深入呈现中法之间深厚绵长、互相交融的友好记忆,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表示:“适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透过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文化艺术盛事基金’,支持这个文化盛事,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时,表达对中法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的崇高敬意。这次特别展览见证了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与文化交流的共同追求,也透过重温这段历史,在今天扩大中法两国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在未来赓续中法传统友谊。”
法国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国家博物馆馆长 Laurent
Salomé表示:“作为承载法国最辉煌历史的王宫,凡尔赛宫一直致力于推广法国文化,与全球观众对话交流。在这次特别展览中,我们为观众精选了凡尔赛宫近十年来的新馆藏,透过新颖的视角展现中法两国悠久而深厚的交流史。香港的多元文化和活力深深吸引了我,它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诚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与我们一起欣赏和探索这场精彩丰富的展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览连结气势磅礴的紫禁城与辉煌华丽的凡尔赛宫,展示别具历史意义的珍贵文物,细说中法之间深远绵长的文化交流。今次展览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以及将世界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带给本地观众和旅客,为香港的文化及旅游业增添动力,进一步巩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充分体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使命,令人鼓舞。”
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表示:“国泰致力为香港注入崭新灵感,丰富香港社区的文化景观。艺术及文化领域一直是我们关注及推动的重点,作为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指定旅游伙伴,我们将履行承诺,全力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我们很高兴成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次特别展览的首席赞助。国泰货运的优质服务,将来自内地及法国的珍贵文物安全护送到香港,以展示十七、十八世纪中法两国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交流。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项展览盛事,并衷心感谢各家博物馆给予国泰作为指定旅游伙伴的信任与支持。”
四大单元呈现中法文化交流的精彩点滴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览是香港首度同时展出紫禁城及凡尔赛宫两大世界遗产的重要文物。是次展览共有四个单元,呈现十七、十八世纪,中法两国在宫廷的引领下,在科学、工艺、艺术、思想等多个领域所展开的广泛而深刻的交流。
■ “两座宫殿” 作为引言,以精选展品概览作为中法两国行政、生活和艺术中心,以及中法文化交流重要舞台的紫禁城和凡尔赛宫,并呈现中法两国君主作为文化交流重要推动者的风采。
■ “科学与外交” 聚焦中法之间的科学交流。路易十四所派遣的“国王数学家”耶稣会士赴华服务清宫,此后一百多年间,两国虽未互派外交使团,却通过来华传教士和各类科学仪器了解彼此,科学也成为中法交流的核心之一。
■ “工艺互鉴与创新” 探讨中法两国宫廷之间的工艺交流,重点展示陶瓷、玻璃、珐琅、丝绸等领域内基于两国工艺密切互动而诞生的珍贵器物。中法工匠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精湛技艺和审美取向,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式,推动了两国的工艺发展与创新。
■ “艺术和新知” 通过凡尔赛宫里的中国风尚和紫禁城里法国画家的创作展现中法两国宫廷引领下的艺术对话。中法两国在思想和知识领域也有深入的交流影响。清宫以西洋风景人物作为装饰题材,而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的著作则成为十八世纪法国乃至欧洲启蒙运动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浸式多媒体装置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呈献崭新观赏体验
展厅设有八个多媒体装置,入口处以全景影片展示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壮丽建筑,影片配以香港中乐团演奏的音乐《冬之藏引》,灵感源自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令观众领略两座宫殿历经季节变幻、斗转星移,所谱写的一段壮美的时光交响。展览亦以多媒体装置引领观众沉浸式阅读
1688
年路易十四致康熙帝的珍贵信件。这封信以古法语撰写,路易十四在信中讚扬康熙帝,并希望派遣耶稣会士来华,带来更多的科学新知。信中更特地以“我们亲爱之好友”称呼对方。虽然此信最终未能送达康熙帝手中,但路易十四所派遣的“国王数学家”耶稣会士当时已成功抵达北京,正式开启了中法两国宫廷之间交流的大门。
博物馆亦将举办一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公开讲座、以及“宫廷剧场:文物悄悄话”亲子工作坊。亲子工作坊以创新形式将互动戏剧与手工活动结合,带领参加者穿越时空,回到康熙帝和路易十四的时代。在展览期间,访客可以参加展厅内的一项特别教育活动,以获取一张精美的展览纪念明信片。此外,博物馆将于
2024 年 12 月 18 日至 31
日期间推出“致亲爱的友人”明信片活动,让访客能够透过馆内的指定邮箱,免费寄送展览纪念明信片给挚友。而首场公开讲座将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福祥主讲,于 12 月
18 日在博物馆举行。活动详情请参阅博物馆网页。
此外,博物馆将推出与展览同名的双语出版物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 》,将在博物馆地下的“ART EXPRESS by
商务印书馆”发售。博物馆礼品店亦会发售超过 60 款主题产品,包括文具、餐具、艺术印刷品等。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览于 2024 年 12 月 18 日在博物馆展厅 9 正式开放参观,展期至 2025 年 5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