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祖母绿珠宝套装,1830年代,祖母绿、钻石、黄金、银,私人藏品,鸣谢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下图)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凹雕祖母绿肖像,18世纪,祖母绿、钻石、黄金、银,私人藏品,鸣谢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祖母绿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财富、工艺与文化的载体。贯连东西的祖母绿贸易在拉丁美洲、欧洲、中东与亚洲之间缔结起深厚的商业与文化纽带。无论是诞生于罗马帝国时代的瑰宝,抑或是创作于现当代时期的珍品,非凡绝伦的祖母绿珠宝始终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涵与思想观念。
2024年5月25日至10月7日,由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宝支持创立的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举办了“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从矿石的开采发掘,到全球各地及中国的祖母绿发展史,从珠宝工艺制作,到各大博物馆、珠宝品牌、私人机构的藏品展示等,探索祖母绿的翠绿世界。
俄国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项链与耳环,罗斯柴尔德家族象征权力荣耀的龙形吊坠,法拉赫巴列维王后加冕皇冠,为印度巴洛达大公夫人定做的项链……每一件展品都是视觉盛宴,璀璨夺目。
宝石世界中最珍稀的祖母绿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展出的珠宝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拍摄/郭蔷)
历史上,最精美的祖母绿藏于欧斯曼、波斯及莫卧儿王朝的穆斯林王公贵族之手,因为在穆斯林文化中绿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
祖母绿作为宝石世界中最为珍稀的品种之一,自古典时代末期被人类初探以来,祖母绿便凭其浓郁的绿色,而广受世人追捧。英文中的emerald(祖母绿)一词源自希腊语词汇smaragdos,即“绿色宝石”,拉丁语为
smaragdus,而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称zummurud。在中国,中文词汇祖母绿则由zummurud音译而来。
祖母绿以其被称为“花园”(法语为jardin)的迷人内含物著称,这种宝石的寓意主要与绿色有关,同时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非凡绝伦的祖母绿珠宝始终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涵与思想观念,我们也见证了巴黎高等矿业学院矿物学博物馆藏品,以及梵克雅宝典藏、宝诗龙典藏、卡地亚典藏等珠宝世家的珍贵传承之作。这一期,我们通过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的展览来了解珠宝艺术史,透过科学、工艺、文化及艺术视角,来探索欧洲文明、伊斯兰世界以及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祖母绿历史。这一历程始于地球深处:在罕见的地质环境中,祖母绿应运而生。
梵克雅宝,法拉赫·巴列维王后加冕王冠,水粉手绘设计图
1967年,梵克雅宝档案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宝世家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这条由印度巴罗达大公夫人于1949年委托梵克雅宝订制的项链是彰显印度王公极尽奢华的祖母绿收藏的典型例证。为了制作这条项链,珠宝匠将来自哥伦比亚老矿的祖母绿打磨成不同形状,如水滴形、圆珠形和附刻有瓜棱的珠粒,并与钻石一起镶嵌于铂金中。这件作品以东方珠宝为灵感,点缀着祖母绿珠粒的佩斯利钻石图案,与悬挂着的渐次排列的水滴形祖母绿构成了颈圈,并在中心形成花朵图案。
梵克雅宝,Hindu 项链,1949,铂金、祖母绿和钻石,
原为印度巴罗达大公夫人所有,Faerber 典藏 © Faerber Collection / Katharina Faerber
蛇形手镯,约1850年,Faerber典藏(拍摄/郭蔷)
梵克雅宝Van Cleef&Arpels典藏胸针,1928年
铂金、钻石、水滴形状切割祖母绿
卡地亚Birds and Tree胸针
约1935年,祖母绿、钻石、红宝石、蓝宝石、铂金,私人藏品
鸣谢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皮埃尔·雅宝(Pierre Arpels)制作伊朗皇后的后冠
1966年,梵克雅宝被选中,为伊朗国王的妻子法拉赫·巴列维(Farah
Pahlavi)设计其次年的加冕典礼所佩戴的珠宝。按照伊朗的传统,这些珠宝必须采用伊朗中央银行皇家金库中的国宝宝石来装饰。皮埃尔 · 雅宝(Pierre
Arpels)为此曾远赴德黑兰24次,孜孜不倦地挑选宝石,并在宝藏室内建立了一个临时工坊。法拉赫皇后加冕王冠上共镶嵌了1,646颗宝石(钻石、祖母绿、红宝石、尖晶石和珍珠),整套珠宝还包括一对耳环以及一条项链。
由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为伊朗皇后法拉赫·巴列维皇后殿下(H.L.H Farah
Pahlavi)设计的皇冠复制品,1967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拍摄/郭蔷)
Marcus & Co "Jabot Pin"风格别针,约1920年
铂金,钻石,缟玛瑙,祖母绿
Faerber 典藏 © Faerber-collection / Katharina Faerbe
梵克雅宝
Two leaf 胸针,1967年 ,铂金、黄K金、隐秘式镶嵌 ,祖母绿、钻石
梵克雅宝典藏 ©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宝
Hindu 项链,1949年
铂金、祖母绿和钻石
原为印度巴罗达大公夫人所有
Faerber 典藏
© Faerber Collection / Katharina Faerber
梵克雅宝
Hindu 项链,1949年
铂金、祖母绿和钻石
原为印度巴罗达大公夫人所有
Faerber 典藏
© Faerber Collection / Katharina Faerber
祖母绿神秘面纱后的迷人魅力
在人们的想象中,哥伦比亚是祖母绿之国。其实哥伦比亚还是矿物奇观之国。“达碧兹”(Trapiche)祖母绿便源于此地。“达碧兹”祖母绿的黑色图案由一个中心和六个旋臂组成,让人联想到这些磨轮的典型外观。1879年,矿物学家埃米尔·贝特朗(Emile
Bertrand)
首次向法国地质学会描述了这种祖母绿,称其为“来自新格拉纳达的木佐矿的奇特祖母绿晶体”。从那时起,科学界便对这种宝石的成因开始了不懈探索。
巨人歌利亚,祖母绿晶簇矿标,65x35x25 厘米,33千克卡棋穆祖母绿矿,赞比亚Gemfields
莫卧儿雕刻祖母绿,原波利尼亚克亲王收藏,或18世纪,Faerber 典藏 © Faerber Collection / C. Straumann
Hanson
祖母绿起源标志
祖母绿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历史上,奥地利和埃及都曾是祖母绿的重要产地。如今,祖母绿主要矿床分布于哥伦比亚、巴西和赞比亚。俄罗斯、阿富汗、马达加斯加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也有出产祖母绿。有些产地(如哥伦比亚)极具号召力,会影响祖母绿的价格。但我们如何才能确定祖母绿产自何处?宝石学实验室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数十年研究并确立了若干鉴定标准。他们通过分析宝石中的化学成分和内含物,将这些特征与宝石形成条件和地质作用联系起来,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种对地质起源的追溯有助于宝石产地的判定。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地质构造类型并非一国独有,地质结构也不会受限于国界,而是可以横跨至多个国家。
比如哥伦比亚祖母绿中的呈锯齿状内含物,而赞比亚祖母绿中的平行六面体状内含物。哥伦比亚祖母绿中典型的内含物还包括黄铁矿晶体,以及因独特纹理形态而被称为“油滴效应”的生长结构。这些内含物是哥伦比亚祖母绿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也是祖母绿地质和地理起源的标志。
罕见的祖母绿腹足类化石 © Fabre Minerals
显微摄影图像
达碧兹祖母绿,视域:8毫米
© Valentin Fejoz Bellerophon Gemlab
大自然创作的非凡艺术臻品
一些凸圆形切工祖母绿会出现“ 猫眼效应 ”
(chatoyancy)。这种光学现象并非祖母绿所独有,它是指宝石表面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转动宝石时光带随着光源位置发生移动,因其宛如猫眼细长的瞳孔而得名。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微小的平行内含物对光线的反射。
祖母绿偶尔也会自带彩蛋。1994年,哥伦比亚加查拉马特坎的矿工发现了祖母绿腹足动物化石。这些蜗牛状的动物生活在下白垩纪(1.35亿年前)的海底。它们的外壳埋在沉积物中,被液体溶解后只留下一个印记。后来,
沉积物硬化成黑色页岩,约 7000万年后,富含铍和铬的成矿溶液流入贝壳形的空壳中,大自然由此创作了非凡艺术臻品。
在这颗重25.86克拉的凸圆形切工祖母绿中可以看到微弱的六芒星。
图片:Robert Weldon/美国宝石研究院
鸣谢Manuel Marcial de Gomar
祖母绿与西方世界
历史、文化与象征
“没有哪种颜色比祖母绿的色彩更赏心悦目。植物与枝叶的绿意固然令人愉悦,但祖母绿更让人心醉神迷,因为它有着世间最瑰丽的翠。只有这种宝石令人百看不厌。当双眼因注视其他物体而感到疲惫时,只需看一眼祖母绿,便又能恢复清明。宝石切磨师深知,柔和的绿色可以消除视觉疲劳。”
(老普林尼,《博物志》第37 卷16 章1-2 节)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拍摄/郭蔷)
如今,对矿物种类的判定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与原子结构。祖母绿是一种含铬和/或钒的绿柱石。然而,在矿物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学科之前,人们会使用其他方式来区分宝石,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便是颜色。在西方历史和文化中,对祖母绿的想象与其颜色密切相关。尽管绿色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但在西方文明中,蓝色、红色等其它颜色要比绿色更为重要。
本文着眼于18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宝石历史,为读者阐述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围绕当代珠宝界极为重要的珍稀宝石 ——
祖母绿展开,运用艺术史与科学史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将古代宝石志中的节选文本与珍贵的珠宝实物及图像联系起来,通过文本与实物之间的精彩对话,揭示祖母绿的历史、文化以及象征意义。
祖母绿:至美绿色
祖母绿珠宝自公元
1世纪起风靡罗马,只因绿色是尼禄皇帝(Nero)最钟爱的颜色。在考古学方面,与许多作者的论调不同,祖母绿并未出现在埃及法老时代的珠宝中。历史上最早的祖母绿镶嵌珠宝出现于希腊时期,例如这枚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戒指
,其他重要的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也在这一时期首次得到使用。埃及的祖母绿矿藏举世闻名,梵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的宝石文献中都曾提及这一点。
希腊时期的凸圆形切工祖母绿黄金戒指,约公元前330年– 公元前300年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Dist. RMN-Grand Palais / MMA image
罗马风格祖母绿珠宝
1876年,罗马彼得西亚宝藏(Petescia Hoard)重见天日,人们在其中发现了一组 1
世纪末的珠宝,其中包括两枚镶嵌“凹形”祖母绿的戒指。这批珍宝如今珍藏于柏林的普鲁士文化遗产国立博物馆古代博物馆(Antikenmuseum Staatliche
Museen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尽管普林尼并未提及,但在他那个时代,一般不会对祖母绿进行切割。
罗马时期的工匠偶尔会对祖母绿进行打磨,大部分时候会保留其原石形态并纵向穿孔,用金丝串成项链、手链、戒指或耳环。这一祖母绿珠宝风尚在尼禄统治时期盛行一时。尽管祖母绿价格不菲,祖母绿珠宝风潮依然席卷了整个罗马化地区,从地中海盆地和布列塔尼亚(英格兰)传播至里海,并流传至拜占庭地区,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的几百年间都非常流行。里昂富维耶的高卢罗马博物馆(Gallo-Roman
Museum)至今仍珍藏着这股时尚浪潮下诞生的瑰宝,譬如 1841年拉扎里斯特宝藏(Lazaristes
Hoard)发掘现场出土的黄金、珍珠、石榴石及祖母绿耳环,其历史可追溯至
2世纪末。高卢罗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属一条由九颗穿孔祖母绿和黄金赫拉克勒斯之结交织而成的项链。这条项链于 1992年出土自里昂维斯地区。与埃夫勒博物馆
(Musée dEvreux)和法国国家图书馆(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BnF)徽章陈列室中的同时期作品十分类似,呈现典型的高卢罗马时代风格,其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
罗马时期哈瓦拉木乃伊肖像法尤姆,公元100年~120年
大英博物馆,伦敦©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耳环,拉扎里斯特宝藏,2世纪晚期
黄金、石榴石、珍珠和祖母绿,富维耶高卢罗马博物馆,里昂
© Jean-Michel Degueule,Christian Thioc/Lugdunum
基督教世界中的祖母绿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们习惯通过类比来认识世界,因此古人眼中的世界往往充满奇幻色彩。在他们看来,宇宙万物都有相似性而且相互关联,这就是宇宙的运行法则,对这类法则的探索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知识。科学的诞生颠覆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但在此之前,人们曾将宝石奉为“奇迹”,因为它们奇异非凡,超脱于自然规律之外,不仅摄人心魄、引人神往,有时甚至令人恐惧。
这条来自
17世纪萨克森王室的精美念珠正是此类珠宝的典范。这条单排项链由60颗祖母绿珠串联而成,下方还悬挂着一枚祖母绿十字架吊坠。念珠是祈祷时佩戴的项链,传统上由5条念珠连接而成,每条包括
10颗大小相同的珠粒,中间以5颗较大的珠粒进行分隔。
萨克森王室念珠,德国,约1680年祖母绿、珐琅和钻石
© Symbolic & Chase
安第斯王冠(Crown of the Andes)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圣母无玷王冠(Crown of the Virgin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是最负盛名且最具代表性的祖母绿珍宝之一,又被称为安第斯王冠(Crown of the
Andes)。这顶金冠上镶嵌的四百多颗上乘的哥伦比亚祖母绿,原本用于装点哥伦比亚波帕扬的一尊圣母像。
波帕扬隶属于旧时的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每逢盛大节日,人们便为神像装饰王冠以及各式珠宝华服,抬着它沿街游行,供公众膜拜。契沃尔、木佐和科斯凯茨等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于16至17世纪被发现。
圣母无玷王冠,又名安第斯王冠
约1660年至1770年, 哥伦比亚,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爱情宝石
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绿色也代表着春天,尤其象征青春、爱情以及充满希望的萌芽之爱。齐普赛宝藏 (Cheapside Hoard)中有一枚
1600年左右的祖母绿雕刻鹦鹉,是祖母绿象征爱情的经典例证,一些专家认为,这枚祖母绿来自莫卧儿王朝。
祖母绿雕刻鹦鹉,齐普赛宝藏
约1600年,伦敦博物馆 © Museum of London
Amor 吊坠,15世纪,黄金、钻石、珍珠和祖母绿,法国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祖母绿被视为订婚与婚礼珠宝的理想选择,正如这枚极为罕见的
15世纪法国吊坠所示。该吊坠现存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央镶嵌一颗祖母绿,四周环绕一圈枝叶,下方悬垂“amor”(爱)哥特字母挂件。与之类似的还有“凯瑟琳 · 德
· 美第奇的祖母绿吊坠”。
天鹅吊坠,16世纪晚期 - 17世纪, 可能来自德国
黄金、祖母绿和珐琅,Faerber 典藏 © Faerber collection / Eva Girimonte
神话故事中还经常提及维纳斯与鸟类的关联,尤其是鸽子与天鹅。在奥维德的《变形记》(第十卷)中,维纳斯驾着天鹅战车出现;斐罗斯特拉图(Philostratus)则在
《图画志》(Imagines,第一卷)中将天鹅描述为爱骑。天鹅这一意象有时也隐喻朱庇特,他曾化身天鹅引诱丽达。因此,这枚珍罕的镶嵌祖母绿的黄金珐琅天鹅吊坠可被视为爱情信物。这件珠宝来自
Faerber典藏, 可能出自文艺复兴末期的一位德国金匠之手。
祖母绿与龙
古往今来,龙与宝石一直关联深厚。卢浮宫博物馆珍藏的一枚西班牙金戒指上镶有一颗 16世纪的祖母绿。宝石两侧的两条龙沿戒圈匍匐舒展。
戒指,16世纪,黄金和祖母绿,西班牙
卢浮宫,巴黎 © 2018 Musée du Louvre /
Objets dart du Moyen Age, dela Renaissance et des temps modernes
这枚精美非凡的吊坠也尤为值得一提。它诞生于16 世纪末,曾属于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如今珍藏于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此吊坠描绘了一只振翅高飞的龙,龙翼由黄金和珐琅打造,龙爪擒着一只蜥蜴或蝾螈,绿色的龙身满覆鳞片与带刻面的凸圆型切工祖母绿。
文艺复兴时期带翼龙形吊坠,16世纪晚期,哥伦比亚祖母绿、珐琅、黄金,私人藏品
鸣谢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祖母绿
也是权力的象征
皇室珠宝中最常见的五种宝石为钻石、蓝宝石、祖母绿、珍珠以及红宝石(实际为各种红色宝石)。它们的尊贵不仅源于高昂的货币价值,更源于其色彩及精神道德意涵。与莫卧儿、波斯及奥斯曼等东方穆斯林王朝的皇室珠宝相比,西方皇室珠宝中的祖母绿逊色不少,但俄国皇室珠宝则是例外。
俄国的皇室珠宝收藏始于 1719年沙皇彼得大帝。《卡默尔委员会条例》(Kammer Collegium
Statute)认定皇室加冕珠宝为国家珍藏而非皇室所有。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对祖母绿情有独钟。她当年收藏的两颗上乘哥伦比亚祖母绿于近期被拍卖,除此之外,宝石还一直被用作政治与外交礼物。这条来自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的精美项链镶嵌 13颗长方形祖母绿与
15颗梨形祖母绿,中央镶嵌一颗更为硕大的八边形圆顶式切工可拆卸祖母绿,配以一对风格相称的立体水滴形切工祖母绿耳环,这套珠宝很可能由布里奇与朗德尔(Rundell,
Bridge & Rundell)于1830年代打造。根据洛锡安侯爵(Marquis of Lothian)
家族的描述,这些华美非凡的哥伦比亚祖母绿是女皇赐与驻俄大使约翰 · 霍巴特(John Hobart,1723年-1793
年)的礼物。约翰·霍巴特是第二代白金汉郡伯爵(Earl of Buckinghamshire),曾于 1762年至 1765年间被派驻到圣彼得堡。
这枚来自 Faerber典藏的精美戒指也是祖母绿作为外交礼物的例证。1808年爱尔福特会议之际,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孙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Czar
Alexander I, 1777年—1825年)将其赠予一位法国贵族,以巩固法俄两国的同盟关系。这枚由约翰·卡斯帕尔·耶格尔(Johann Caspar
Jäger)制作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凹雕祖母绿进一步体现了祖母绿与权力的关联。此作现存于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自古典时期至
19世纪,宝石雕刻艺术一直备受推崇。宝石上也常刻有各种政治人物肖像,譬如亚历山大大帝的侧面像。据传,这位帝王仅委托皮尔戈特利斯(Pyrgoteles)等顶尖艺术家为自己刻像。他的肖像是政治肖像图像体系中的经典符号,还被铸造在硬币上。
祖母绿戒指,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爱尔福特赠予一位法国贵族,约1800年
© Faerber-collection / Katharina Faerber
伊斯兰艺术与文明观照
历史上,随着哥伦比亚祖母绿贸易的兴起,最为精美绝伦的祖母绿宝石往往藏于奥斯曼、波斯及莫卧儿王朝的穆斯林王公贵族之手。同西方基督教世界中的王室珠宝不同,在穆斯林珠宝收藏中,祖母绿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宝石。
神圣的宝石
在《古兰经》中,绿色象征植物、春天与天园,并随着传统的发展,成为伊斯兰教的代表颜色。自公元
12世纪开始,绿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代表颜色。祖母绿是制作念珠的首选宝石。很多祖母绿藏品上都刻有《古兰经》经文。这种做法在莫卧儿宫廷风靡一时,阿尔-萨巴赫收藏(Al-Sabah
Collection)中有一颗令人惊艳的祖母绿宝石,其上镌刻着王座经文。
17世纪莫卧儿王朝的祖母绿
阿拉伯文草书镌刻《古兰经》中的王座经文,85.60克拉
Al-Sabah收藏,科威特
印度宝石志中的祖母绿
19世纪的法国语文学家路易·芬诺(Louis
Finot)曾将多部印度宝石志翻译为法文。他专门指出,宝石知识不仅能够帮助珠宝匠,对商人、王公贵族和诗人也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在印度,宝石知识并非专业人士的特权,而是通识教育与文化中的重要课题。在印度宝石志中,有九种宝石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所谓的“九宝”(navaratna)。
这九种宝石又被划分为两组,一组为锆石、托帕石、猫眼石和珊瑚,另一组为更高贵的钻石、珍珠、红宝石、蓝宝石与祖母绿。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发现之前,埃及曾拥有世上最古老、产量最大的祖母绿矿藏。
蒂普苏丹九宝
迈索尔(塞林伽巴丹),18世纪晚期,Farjam Foundation,迪拜
波斯与阿拉伯宝石志中的祖母绿
在9 世纪甚至是更早之前,zommorod一词就已出现在阿拉伯和波斯宝石志中。阿尔·比鲁尼(Al-Biruni,
973年—1048年)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穆斯林学者之一,他的著作《贵重宝石知识大全》是中世纪时期人们获取宝石知识的主要源泉。他在介绍祖母绿的章节中写道:“Zamarrud与
zabarjad都是指祖母绿。就精美程度和稀有性而言,二者没有差别。
Zabarjad后来逐渐用于特指精美非凡的珍稀祖母绿,抑或泛指祖母绿;而zamarrud则特指品质略显逊色的品种。
印度,德干或莫卧儿帝国
16世纪末-17世纪
刻有波斯语诗句的祖母绿杯,252克拉
41 x 43毫米,Al-Sabah典藏,科威特
哥伦比亚祖母绿雕刻汤匙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印度
莫卧儿帝国,原Al Thani收藏
佳士得 © Christies Images Ltd 2019
欧洲风尚
莫卧儿祖母绿
宝诗龙,Basket胸针,1927年黄金,铂金,部分覆有珐琅,镶钻石和雕刻祖母绿,红宝石和蓝宝石
宝诗龙典藏 © Boucheron Private Collection
1850年代莫卧儿帝国覆灭后,
一些雕刻祖母绿流入市场,成为欧洲现代时尚珠宝中的点缀,例如这枚原属于波利尼亚克亲王(1780年—1847年)的珍品。“卡地亚与伊斯兰艺术:追溯现代之源”展览曾明确表示,伊斯兰艺术不仅是卡地亚重要的灵感来源,更启迪了整个
20世纪的西方珠宝艺术。19
世纪下半叶,公众对世界艺术尤其是伊斯兰艺术展现出空前的好奇与热情。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鉴赏家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伊斯兰艺术品收藏,其中包括路易·卡地亚(Louis
Cartier),以及以亨利 · 维维尔(Henri Vever)为代表的法国珠宝商。
卡地亚纽约, CliquetPin,1927年,铂金、黑色珐琅、钻石和
水滴形切工祖母绿,特别订制
Vincent Wulveryck,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宝诗龙为帕蒂亚拉大公绘制,项链手绘设计图(复制品)
1928 年,宝诗龙典藏 © Boucheron Private Collection
祖母绿在中国
我国关于祖母绿宝石的历史记载较少,但这种宝石在我国古代依旧留下了它的身影。我国从明朝开始出土的文物中便一直有祖母绿,无论是明代梁庄王墓镶有大量祖母绿的饰品,还是清代慈禧太后镶嵌两颗各重5钱祖母绿的锦褥,都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王公贵族对祖母绿青睐有加。
中国祖母绿的使用方式及来源
现今仅明代藩王墓鲁荒王墓和梁庄王墓以及皇陵定陵出土宝石经检测后可明确出现祖母绿,鲁荒王墓中只在一条镶宝石金带饰中发现了祖母绿,带饰正中镶嵌了大粒蓝宝石,四周分嵌珍珠、红宝石、猫眼、祖母绿、绿松石、小蓝宝石等共计33颗宝石。
镶宝石金带饰
明代,1368年 - 1644年,鲁荒王墓出土,图片:刘俊伟
梁庄王墓也在金镶宝石带的带銙中发现镶嵌的祖母绿,其中金镶宝石带共有
20件镶宝石扁体盒型带銙,用“碗镶”法镶嵌宝石,19件带銙都有祖母绿,与金绿宝石、蓝宝石、绿松石、东陵石等蓝绿色系宝石共同镶嵌,并无见任何红色系宝石。
金镶宝石带銙
明代,1368年 - 1644年,梁庄王墓出土,图片:刘俊伟
金累丝镶宝石带有24件带銙,
与金镶宝石带用蓝绿色系宝石镶嵌不同,该革带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东陵石、长石等多色系的宝石。除此之外,梁庄王墓中的金累丝镶宝石簪、金镶宝石镯和金镶宝石绦环等首饰、臂饰、腰饰也镶嵌了祖母绿,这些饰品基本与红宝石和蓝宝石共同镶嵌。
累丝镶宝石带銙明代,1368年 - 1644年,梁庄王墓出土
图片:刘俊伟
万历帝大碌带,明代,1368年 - 1644年,定陵出土
图片:明十三陵博物馆
特别鸣谢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
由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支持创立的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是一家面向公众、不设门槛的珠宝教育启蒙机构,旨在向鉴赏家、求知者、收藏家以及热爱珠宝文化的普罗大众,揭示珠宝艺术堂奥。中心推出三类课题经纬:宝石世界、精湛工艺和珠宝艺术史。课程由专业的师资团队讲授,包括艺术史学家、宝石学家、珠宝大师及珠宝工艺师等。敬请访问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中国分部官网:
https://www.lecolevancleefarpels.cn
图、文鸣谢/ LÉCOLE 珠宝艺术中心;Marie-Laure
Cassius-Duranton,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讲师、研究员,“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策展人;L?titia
Gilles-Guéry,地球科学博士、宝石学家,
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讲师;杨明星,“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科学顾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
编辑/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