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一国际击剑俱乐部,倾情演绎击剑的艺术魅力
图|文 于小尘
击剑是一门古老而又时尚的运动,在中国的历史较短,但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孩子,都喜欢上了击剑这项运动。几年前,南宁的击剑爱好者们总是苦于无处可去,就在短短的几年间,几家击剑俱乐部在南宁的应运而生。10月26日,又一家击剑俱乐部—三一国际击剑俱乐部落地南宁,正是开业迎客。
该俱乐部负责人谢春来先生告诉笔者,近几年来,国内的击剑教育迅速发展,这一原本参与人数有限的专业竞技运动也开始向参与型项目演变,很多人开始被击剑运动的魅力所吸引,为了给更多击剑爱好者创造一个专业的体验的平台,也为了将击剑这项运动在广西发挥出更大的艺术魅力,所以,就有了三一国际击剑俱乐部。
据悉,该俱乐部教练团队由前八一队优秀教练、其他省队的优秀教练、退役队员等国家级教练和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组成。为了把击剑的艺术演绎到极致,三一国际击剑俱乐部还根据爱好者的学习目的设置了相应的训练课程,有专业的,有休闲的。只要大家喜欢,教练们可以根据击剑爱好者自身的需求为其量身设置课程。
据谢先生介绍,三一国际击剑俱乐部专业从事击剑运动推广、培训及组织承办相关竞赛活动,并着力打造广西击剑人才培训基地。成立该俱乐部,旨在振兴广西击剑运动、传播击剑文化、传授击剑技术、发扬击剑精神、培养击剑后备人才,促进国际击剑文化交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了解到,这家击剑俱乐部占地1200多平方米,配备恒温中央空调设备,主体配套包括11条国际标准比赛剑道,还有无线上网区、更衣室、淋浴室、休闲水吧等。可容纳800-1000名学员训练。
击剑运动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就已经有了击剑课 程;中世纪时期,击剑与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投枪并列为“骑士的七 种高尚情操”;其后在16-18世纪的两百年间,法国人确立了击剑的基本术语、规则, 同时还发明了金属面罩,这使击剑从一门单纯实用性的“战斗哲学”发展成为一门 高雅的体育运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也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剑手。击剑不仅仅 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门艺术。中国击剑运动启蒙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前苏联专家赫鲁晓娃在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开设击剑专修课,开始把击剑运动引入中国。1973年,中国击剑协会成立,同年加入亚洲击剑联合会,1974年加入国际剑联。这标志着中国击剑运动走上国际舞台。(完)